本报记者 蒋梅
8月7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9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破除网络谣言、共建食育科普”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治理食品谣言,传播权威科学知识,积极开展食育科普,从源头入手,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食品行业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出席论坛,论道“辟谣”与“科普”。
加强网络辟谣 守正创新更接地气
在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谣言传播逐渐呈现碎片化、煽情化、故事化和放射性的特征,加剧了防控谣言传播的复杂性。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在论坛上表示,网络谣言治理进入了新阶段,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对谣言及时研判,及时查证,权威辟谣,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到实处。
周展科认为,加强网络辟谣工作应坚持四个方向。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二是坚持人民为本;三是坚持内容为要;四是坚持守正创新。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辟谣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用科学严谨的内容,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辟谣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谣言进行有力回击,最大力度消除谣言恶劣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致辞中表示,应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的宣传,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讲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增强辨别和抵御谣言的能力。
“此外,要加强大数据挖掘应用,特别是社交媒体要加强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制度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机制。形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让公众了解食品谣言,进而提升辨别谣言的能力。”高延敏说。
高延敏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行业管理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他建议,通过深入落实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来不断营造更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比如,扩大婴幼儿配方乳品重点领域的试点范围,推动食品诚信体系及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示范中心等建设工作,不给食品安全谣言留下滋生和蔓延的空间。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应急与评估处处长方晓华认为,有效地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首先要用正确的知识对谣言进行快速反击;同时,还要在辟谣后主动开展正面宣传,传播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让谣言止于真相。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监测,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继续稳步向好,正面舆情占比高达69%。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表示,破除食品谣言,增强消费信心,有利于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商务部将积极探索利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会同相关部门建设覆盖全国城乡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目前已先后开展了肉菜、中药材和酒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成由点到面,由单一产品追溯链条到多品种交织的追溯网络,扩展覆盖81个城市,8万多家企业、50多万商户。追溯品种包括猪牛羊鸡肉、500多种蔬菜、1240种水果以及近1000种水产,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信息化追溯网络。在拉动消费、促进居民安全放心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下一步,商务部将全力围绕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推进‘6+1’重点工作,继续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继续推进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创新辟谣机制 食育从源头入手
新形势下,如何真正从源头入手,将谣言治理落到实处?康师傅控股中国区董事长杨乾辉在发言中提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是抵御食品谣言的有效方式。而如何将食安知识成果、食安健康理念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带给大众是一项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康师傅秉持对食安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公司成立了食安管理团队,创建了产品追溯系统。同时,企业连续多年举办食安月宣传活动,通过持续强化全员的食安意识,履行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承诺。
近年来,涉盐谣言屡禁不绝,有关国产食盐对人体有害的各类谣言周期性传播,在论坛、博客、微博和朋友圈中大肆炒作。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云将炮制、传播、炒作这类谣言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后,由于竞争加剧,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采取一些夸大、歪曲事实的宣传手法,故意编造、传播涉盐谣言;二是部分自媒体为引流量博关注,利用老百姓的对于健康的追求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刻意制造社会恐慌情绪,反复炒作谣言老梗;三是网络上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采取偷换概念的方式故意编造传播谣言,将“私有化”“食盐暴利”等不实言论和涉盐谣言相互结合,通过将谣言上升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式操纵舆论,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亚铁氰化钾均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抗结剂来使用,使用亚铁氰化钾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王云说。
新华网总裁助理、产经中心总经理徐明伟指出,食育科普是粉碎谣言的有力武器。只有让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真正跑赢谣传,才能有效减弱、遏制其传播和危害。今年,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在研判食品谣言、发布辟谣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科普创新工作,将联合相关协会开展中国食育工程传播计划,普及科学权威的饮食营养知识,以“吃”的实践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食品谣言出现了呈现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的特点。论坛上,新华网产经中心总编辑段世文做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2018—2019年工作报告》。他指出,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因此,对应的科普辟谣机制也要跟上节奏。段世文表示,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将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拍摄科普宣传片、短视频等方式,实现食品辟谣内容的多媒体传播,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
数据统计显示,2018—2019年度,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原创权威辟谣信息30余篇,联盟网站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500余条。联盟对食盐中含亚铁氰化钾、大蒜炝锅致癌等谣言进行了及时的辟谣,辟谣内容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对遏制谣言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据了解,中国食品辟谣联盟(CFRA)是在2015年8月在原农业部、中央网信办、原食药监总局、原质检总局和新华社支持下,由新华网联合食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行业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成立以来,联盟持续打击食品谣言,为肃清网络食品谣言尽职尽力,同时着力研究谣言形成传播的社会机理,探索面向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领域各相关方的自律机制,努力为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模式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