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所有老手、新手大家一起来聊聊自己的经验或是所见,希望可以对新手有所帮助,不要花了大钱又还要拼命催眠自己,那可就伤很大了啊。
新人迷思之一:以新充老
这种以新充老在网上真的是不胜枚举,在日常中更是常见。
前几日到一个学喝普洱的朋友家中,朋友看弟来了,兴奋的拿出一砖号称二十多年的老茶给弟看,弟一看,哇,木盒装耶,打开木盒,一眼就知的熟砖,一股新熟茶的渥堆味扑鼻而上,更明显的是上面的内飞,明显是后人贴上去的,内飞上也不知用手工印了什麼,看不清楚。朋友大讲:这是他一个专卖古董的朋友卖他的,那古董商当年专门自海外进口古董,时常在装箱时,因为尚有空间,所以当年就会拿普洱来垫空间(塞空隙),所以这些茶就是当年这种情形下,在很多年前就进来了,现在市面上很难看到哦。古董商算朋友便宜,一片只卖他2000元....
在这故事中,弟有个发现:
最常被用来“以新充老”(特别是年份灌水严重的)以“熟茶”最为常见,因为生茶若未入仓,二年的很难当二十年的卖。
第二种常见的是“入湿仓茶”,也是年份容易多个零的茶,新手认其雾茫茫的为老。看到这两种茶以「老茶」形式出现时,最好多求证,才能降低中枪机率。
新人迷思之二:轻、中、重仓与老茶,总是分不清楚
这也是新手常见的问题之一,无法分辨入仓茶的入仓程度,无法分辨入重仓茶与老茶间的差别,时常将入重仓茶当老茶买。
所谓的入仓,一般是指港仓,但现在也有许多人自行模拟港仓的环境(高湿度),故在此所称的「仓」,指的是这类湿度较高的仓,非一般自然环境(干燥)中的仓。
先谈谈入仓程度在茶品表现上的差别:
1、未入仓:所谓的未入仓(或许有人称之纯干仓),茶品饼面呈现是乌黑油亮(会反光),四、五年后外包纸上开始会有楬色的“油渍”。
2、轻入仓:入仓时间不长,表面不再油亮,不反光,有时表面会有微白霜(饼内部没有白霜),干燥存放几年后,表面的白霜几乎会全部退去,但不可能回到未入仓的“油亮”。
3、中入仓:饼内外皆白霜,但不应有黄点或绿点(霉点),用鼻闻可闻到明显仓味,退仓的时间要更久,即使时间够久,内部的白霜也很难退干净。
4、重入仓:饼内外呈现某种程度的糊状,表面白霜严重,有时会有黄色、灰色或绿色的点或区块(饼内、外皆有),饼身的色系十分不均匀,外包纸破烂、有水渍(故常见拆或换外包)。
“老茶”与“重入仓茶”的异同点:
同:1、茶色深楬
2.、表老旧
异:
1、重入仓茶霉味重,有时有土味
2、老茶叶底顏色均匀,重入仓茶较不平均
3、老茶饼身自然松开,入重仓茶饼心多还很紧,入重仓茶有时也会变松,但是一种“整饼软化”的感觉,与老茶自然松开不同
4、重入仓的外包大多破损(水渍)或被更换或不包外包
5、入重仓茶有时合併严重「虫害」,饼身受啃食严重
以上笔者浅见,供新人参考,不足之处,欢迎茶友前辈补充。(本文来源:大益论坛)
特此声明:中国食品安全网公号:food12331(长按复制)转载发布本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