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图文由“弘益茶道美学”微信公众号授权中国食品安全网(微信:food12331)转载发布,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下为原文:
上个月,今日头条有一篇关于“洗茶”的文章。一直以来,相信大家对“洗茶”都各执一词,但深究起来,能为自己观点提供出科学依据的人却寥寥无几。本是想借回答美友在微信上问我关于普洱茶的问题寻找些可信度较高的数据以便他参考的,却不料在此过程中查找到一篇关于普洱茶冲泡过程中细菌安全分析的实验报告来。
我敢肯定,除非审评普洱茶,不然,即便你是普洱茶的忠实粉丝,哪怕基于习惯性动作或是各种“洗茶”之风的带动,泡饮前定会有“洗茶”这个习惯,不“洗”普洱茶就泡饮的人估计占少数吧。
(图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
据考证“洗茶”这个词早在700年前就出现,大概是现代人对“洗茶”一词存在误区,所以大部份有“洗茶”习惯的人,会觉得把头泡茶弃了,那些在茶叶生长、加工、储运与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就会被洗掉。
然而,那些所谓如:农残、重金属……污染物据相关实验者研究,哪怕真的存在,都是以络合态的形式被固化于茶叶细胞中,且多为脂溶性物质,很难溶于水。
(图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
虽说如此,但茶汤中细菌菌落数也是不可小视的。在那篇关于普洱茶冲泡过程中细菌安全性分析的报告中:研究人员以市售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检测普洱茶茶叶和冲泡后各批次茶汤中细菌总数,并采用形态观察与生化试验对从普洱茶汤中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
(图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
试验结果表明:将普洱茶样品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采用平板计数法,对从市场上选取的当年产普洱茶中细菌菌落数量进行了统计,普洱熟茶细菌菌落数为0.64×102-2.01×104CFU/g多于普洱生茶细菌菌落数0.50×102-6.73×103CFU/g与此同时,散茶中细菌菌落数高于紧压茶。
要明白,普洱熟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后发酵程序后,成品中是会含有一定微生物的。实验报告中,研究者通过对普洱茶汤中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发现菌株中含有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两种致病菌。
(图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
喜欢喝普洱熟茶的美友们看到这也不用太紧张,虽说普洱茶第一次冲泡后茶汤细菌菌落数超过GB/T19296-2003中规定的茶饮料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应小于或等于100CFU/ml。但研究人员也发现:随着冲泡次数的递增,不仅菌落数减少,而且细菌种类也明显减少。
虽说这个实验报告中出现了致病菌,但测验对象仅是普洱茶中的微小一部份,不能代替所有普洱茶产品。要明白,经过后发酵工艺的普洱熟茶中,那些有益于人体的黑曲霉、青霉、酵母菌……还是占大多数的。
(图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
不过呢,小编觉得,在不过度让茶中有益成份流失的情况下,普洱熟茶还是可以快速“洗一洗”,将第一泡茶汤弃之不饮。(作者:杜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