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茶话:话六大茶类的起源

茶在中国的历史极为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茶树了。到了公元前二千多年的神农时期已发现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由最早的鲜叶生煮,到后来的晒干收藏,进而发展到蒸青制法和炒青制法,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

茶在中国的历史极为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茶树了。到了公元前二千多年的神农时期已发现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由最早的鲜叶生煮,到后来的晒干收藏,进而发展到蒸青制法和炒青制法,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到后来的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工艺。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六大茶类;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

1、绿茶的起源

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采用蒸青的方式加工绿茶,而这个时期的绿茶制法主要是蒸青团茶;到宋代进一步发展到了的蒸青散茶,而到了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炒青制法(十二世纪末)。从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人们先后认识到通过蒸青团茶去除茶叶青味和苦涩,而后是通过蒸青散茶来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最终形成了运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优良香味的炒青工艺。有关炒青杀青制法在明代以后有很多详尽的记载,如:顾元庆的《茶谱》、闻龙的《茶笺》。

2、黄茶的起源

黄茶的概念有两种。一是茶树品种,芽叶自然发黄(早在公元7世纪就有黄茶的叫法了,如唐朝时期六安的“寿州黄芽”);二是制作过程中的闷黄,是公元1570年前后,由炒青绿茶演变而来,是指杀青或是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是干燥不够叶质变黄,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黄茶工艺。而现在称之为黄茶的必须具备以下两点:一是制作过程中有闷黄的工艺,二是品质特征必须是“黄汤黄叶”,要求叶底干茶黄亮,茶汤黄亮。我国目前主要的黄茶品种有君山银针、北港黄芽、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3、黑茶的起源

黑茶的概念有两种。一说为十一世纪前后,是由四川的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的黑茶成品。二就是十六世纪湖南安化的黑毛茶,是茶青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叶色转为油黑,经烘干后的黑毛茶。黑茶在我国历史悠久,主要以边销为主,部分内销,少量侨销。因而也称黑茶为“边茶”,成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饮料。远在唐代,统治阶级就利用少数民族对茶叶的需求推行“以茶易马”和“以茶治边”的政策。黑茶也经历了由蒸压边销团茶块到团茶块湿堆变黑,进而发展到由绿毛茶做色湿堆,后期揉捻后渥堆的演变。我国的黑茶花色很多,主要有湖南的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茶、花砖茶、特制和普通茯砖,湖北的青砖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南路和北路边茶,云南紧茶等。

4、白茶的起源

而白茶一词作为茶品名称最早出现在公元1064年前后宋子安所著《东溪试茶录》,是指茶树的品种芽叶白毫多,叫白叶茶。而与近代白茶工艺接近的制法说,起源于公元1554年前后,田艺衡所著《煮泉小品》所载“芽茶以火作为次,生嗮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此中所说的芽茶制法与现在的白毫银针制法基本相同。是由炒青绿茶转变过来,由于芽茶容易炒断和炒焦,而改变工艺,采用直接烘干和晒干。近代白茶始于1796年,福鼎茶农采摘菜茶品种的茶芽制作银针,到1857年发现大白茶树后,与1885年改采大白茶品种的芽制作白毫银针,为当时的外销茶之一。目前白茶的品种花色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贡眉。

5、红茶的起源

红茶起源于16世纪,是通过绿茶揉捻后干燥不及时红变,白茶芽茶的晒制到红茶的日光萎凋,黑茶的渥堆变黑到红茶的渥红“发酵”,通过不断实践以日光萎凋代替绿茶的杀青,萎凋叶揉捻后的变化结合黑茶的渥堆,进一步形成渥红工艺,发明小种红茶的制法。并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的制法。

6、青茶的起源

青茶于公元1725年-1735年由福建安溪人所创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青茶制法在绿茶、红茶之间,先红茶制法后绿茶制法,再通过实践形成了青茶制法。既有红茶的色香,又有绿茶的鲜爽,降低了茶的苦和涩,形成青茶特有的口感。青茶的品种花色很多,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台湾乌龙等等。

作者:茶语人生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