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本届“食博会”中,不仅有艾地盟、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等国际食品行业领军企业亮相,挪威、韩国、日本等国还在本届“食博会”上设置专区展示名优产品。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34家企业参展, 参展品种21000多个,进口食品展位参展面积占展位总面积的20%,参展品种达3000多个。在为期4天的会期内,公众和采购商可以现场选购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种名优产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挪威展团带来的山野果酱、野生蜂蜜等美味让人眼前一亮。而日本糕点、俄罗斯糖果等各国特色美食,也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吸引众人围观尝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市场更加开放,进口食品的品类和来源也日益多元,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美食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过去请客吃饭,有本地时令菜肴就行,现在都流行进口虾蟹、火腿肉,这样才显得有档次和格调。”在挪威展台冰鲜区前,市民马先生正在仔细挑选空运来的三文鱼。他说,民以食为天,现在的中国更加对外开放,而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于吃喝也更加讲究。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食遍全球--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2019年)》,2009年至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规模以17.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1997至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来源国家和地区从108个增加到170个,覆盖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艾地盟大中华区营养法规与食品安全总监王亮说,为了满足这个趋势,艾地盟在2017年特地把亚太区的研发中心落户到上海,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研发适合中国的食品饮料解决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表示,本届“食博会”吸引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相关国家驻华使馆以及世界五百强等多方面代表出席,不仅体现了本届大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推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姿态。
中国巨大的食品市场更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说,得益于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准入的改善,2000年至2016年间,世界农产品贸易额增长了两倍以上,从2000年的570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6万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经济体自2000年起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业经贸合作深度交融,借助跨境电商、空中丝路、中欧班列等通道,许多国家的优质农产品已进入中国千家万户;而中国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等越来越多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漂洋过海走得越来越远。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将为农业食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而抓住新一轮开放的机遇,农业对外合作工作也需要有新的要求和标准。”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冯勇表示,当前有必要建立新平台和机制,完善开放格局;继续深化多双边农业合作,升级已有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