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穿越经济周期的“躺赢”行业

食盐是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最早开始使用的,这样算的话,调味品由来已久。根据《调味品分类》,可以把其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

 

食盐是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最早开始使用的,这样算的话,调味品由来已久。

根据《调味品分类》,可以把其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酱类、 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及火锅调料等;根据产品成分,调味品划分为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

调味品行业成型以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70年前主要以手工生产为主;

1971年至1991年行业规模开始快速扩张,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规模扩张较快,但调味品品种相对较少,以小型作坊为主;

1992年至2004年,调味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至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规模效应显现,区域性品牌开始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全国市场;

2005年至今随着行业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完善,我国调味品市场进一步整合,行业向多样化、便利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递增、居民消费增长率提高,我国进入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时期,消费升级正驱动着众多产业的增长,调味品行业也不例外。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约2595亿元,2021年增长至 49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9.68%。

食品添加剂事件,让海天味业股价接连几天大跌,本是调味品行业的大龙头,应该带头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行业是无辜的,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调味品,飞鲸投研按照行业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分析调味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说不定会发现除了海天之外的好企业呢!

一、行业背景分析

行业背景,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一个行业的发展。包括行业周期波动分析、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对比国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

1、行业周期波动分析,是如何看待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问题。据此,可以将行业分为三类:

①防守型行业

产品需求弹性小,经济不景气对行业的影响不大,比如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

调味品行业就属于防守型行业,不论经济状况如何、消费者手中有没有钱,总是要吃饭的,那么调味品则必不可少。

②增长性行业

该行业独立性强,不论经济繁荣或是衰退,它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典型的就是科技行业。

③周期性行业

此类行业的波动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经济上升期、行业需求增加;经济下降期、行业需求缩减。比如银行业和钢铁行业。

2、行业发展是动态的,任何行业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也称生命周期。

导入期的行业:大众对产品缺乏认知,市场需求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投资规模小。

成长期的行业:产品已被大众认知,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市场需求大;企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需求大。

成熟期的行业:产品成熟,市场趋于饱和,行业增速降低到适当水平;市场被少数大企业垄断,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小,投资需求不大。

衰退期的行业:大量替代品出现,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的销售收入下滑,利润不增或下降;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此时已不适合投资介入。

调味品分类众多,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

复合调味品处于导入期;蚝油、食醋等处于快速成长期;酱油已进入成熟期;传统调味品味精、食盐等已经开始衰退。

我国当前很多新行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多年,通过了解一个行业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能加深我们对当前国内行业的认识。

我国和日本调味品行业较为类似,日本酱油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行业需求扩容升级,标准化造就大单品

17世纪开始,日本人做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酱油。1909年龟甲万建立了日本第一家全自动酱油酿造工厂,日本酱油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1952 年,龟甲万调味品市占率达到 14%,其中 85%来自酱油业务。

第二阶段:居民消费升级,复合调味品兴起

从1952年起,日本酱油行业增速下降,西方饮食的流入,复合调味品快速崛起并超过了酱油业务。更便捷的烹饪方式,使复合调味品受到大众喜欢。

第三阶段:业务多元化,产业链整合

此时,调味品种类已经很丰富了,头部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把业务范围扩展至上下游,对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渠道进行整合。龟甲万在上游布局大米种植,下游开设餐厅,产生协同效应。

参考日本酱油业的发展,中国调味品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时期,不同的是中国人口基数是日本的10倍,中国的调味品行业或许会诞生更多的机会。

二、行业商业模型分析

不同行业,商业模型很难相同,因为企业对行业本质的理解、行业价值链和行业核心指标都会对商业模型产生影响。

1、我们只能赚认知范围内的钱,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认知有缺陷。企业亦是如此,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它对行业本质的理解。

飞鲸投研仔细思考了调味品行业的本质,大致归为几点:

首先,调味品是生活必需品,调味品行业是永续发展的行业,它是防守型行业,对经济下行是免疫的;其次,调味品平台化,头部企业拥有标准制定权,市占率高的品牌护城河牢固。

因此,对于调味品企业来说,不必担心行业的没落,而是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靠品质和品牌去抢占市场,一旦成长为行业里的一棵大树,就不必风雨飘摇了。企业做大了更要重视食品安全,远离苯甲酸钠。

2、价值链分析要了解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弄清楚每个环节如何实现增值、利润在向哪个环节转移等等。

调味品行业的价值链是这样的:

上游原材料,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中游是加工业,主要是调味品生产商;下游消费市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通过商超、零售商、餐饮店等渠道进行销售。从价值链的分配情况看,中游的生产商占据了调味品行业的主要利润。

例如代表公司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恒顺醋业等,毛利率在40%上下,净利率在17%到26%之间。

行业的利润也在向中游转移,尤其是大品牌的生产商,因为它们市占率高、消费者认可,拥有定价权和议价权。

3、行业核心指标,飞鲸投研的理解是,行业内企业盈利的关键。

坪效(每坪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是百货行业的一个核心指标;土地储备则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核心指标;翻台率是餐饮行业的一个核心指标。之所以说一个,只是其中之一,核心指标可能不止一个。

对于调味品行业,尤其是中间的生产企业来说,提价能力是企业的一个核心指标。因为上游原材料不断涨价,如果不具备价格转移能力,企业很难实现利润增长。一个具备提价能力的企业,背后靠的是品牌、品质和渠道的支撑。大品牌、好品质、能把产品放在消费者触手可及的货架上,得到大众的认可,才会为产品买单。

四、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分析行业的竞争态势,需要关注行业集中度、企业生存状态以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由谁掌控。

很多行业都呈现马太效应,这是一种两级分化现象,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是大趋势,但目前国内很多行业的现状是小、散、乱,集中度不高。

1、企业总数,行业龙头的市占率,行业前5位、前10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是判断行业集中度的三个依据。

根据同花顺企业分类,调味品企业共30余家;市值最大的海天味业3400多亿,产品种类丰富;百亿市值以上的企业有12家,以安琪酵母、中炬高新、涪陵榨菜等细分产品龙头为代表。

出于好奇,飞鲸投研去企查查搜了一下国内调味品企业,结果如下:

现存调味品相关企业40.27万家;

2022年上半年,新增调味品相关企业8532家,同比减少59.61%;

2021年新增3.52万家,同比减少59.28%。

在区域分布上,山东省有4.27万家调味品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广东湖南分别有3.69万家、3.37万家,位居前三。从城市分布来看,广州以2.66万家排名第一;其次是长沙、保定等。

调味品行业目前主要仍以地方性品牌以及作坊制企业居多。

Euromonitor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调味品市场CR5(行业前五名集中度)为20.4%,而同期日本为26.1%,美国为46.4%;CR10(行业前十名集中度)为 27.1%,日本和美国分别为 36.5%和 61.6%。

2021年最大龙头海天味业市占率约7%,调味品行业的集中度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以企业自身的满意程度为标准,一个行业中的企业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四种: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

海天味业在行业综合实力无人能及,日子过得十分“可意”,即称心如意。类似的还有贵州茅台,这样的企业比较稀有。

中炬高新属于“可过”的状态,虽然被人压了一头,但营收、净利润都有,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恒顺醋业、千禾味业这样的企业属于“可忍”的状态,虽然日子不满意,但处在可忍受的范围。

一般戴上ST帽子的企业,就是不可忍的

3、知道产业链关键环节由谁掌控,往小了说可以帮助我们增加生活常识,往大了说有助于我们挖掘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因为掌控关键环节的,说话管事,赚钱相对更容易。

调味品上下游环节,生产商掌握关键环节,尤其时龙头生产商,它们拥有渠道、品牌和加价能力。上游原材料涨价,生产商可以提价转移给下游,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另一方面,即便不提价,一般来说龙头企业盈利空间更大,就算打价格战也具备小厂商没有的优势。

四、行业的资源能力要求分析

资源能力要求分析是行业分析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具体要分析行业壁垒、行业内部的关键驱动因素和行业规则是否健康。

1、行业壁垒即行业门槛,不仅有进入门槛还有退出门槛。

金融行业由牌照壁垒,科技行业有技术壁垒,医美行业有许可证壁垒,关键在于这些壁垒对潜在竞争者造成多大的阻碍,门槛越高,其他企业进入难度大,竞争自然越小。对于重资产运行的企业,一旦花大价钱买了设备建厂,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因为如果回头沉没成本太大,企业承受不来,往前走说不定还能有扭转余地。

调味品虽是能免疫经济下行的躺赢行业,但它没有什么行业壁垒,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小作坊呢?

2、驱动因素是改变行业和竞争环境的核心要素。

新能源行业靠技术驱动,金融行业靠牌照驱动,调味品行业靠渠道和品牌驱动。还有行业靠政策驱动、有的靠资源驱动,不同的行业关键驱动因素不同。

有的行业是靠关系、政策驱动,业绩波动特别大。所以潜规则多的行业是无法实现良性发展的,不稳定也不可持续,我们更应该关注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

3、行业规则一般指行业标准。

首先声明一点,只要在正规渠道买的产品,肯定都是符合国家制定的产品生产标准的。在国家标准之下,行业内有名的协会和头部企业还会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调味品行业产品众多,标准无法一一列举,飞鲸投研简单以酱油行业为例,为大家整理了一部分相关标准,具体内容根据标准号搜索就能找到。

可见,酱油的生产标准很多,海天酱油事件,飞鲸投研在这里不做评论,公道自在人心。调味品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希望每个企业都能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心做好产品,让消费者吃的放心,才不会为业绩费心。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