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肥宅快乐水”,任谁都会想到可乐,在那个奶茶还没有兴起的年代,能独自享受一瓶冰镇可乐别提让人多开心了。而作为可乐界两大巨头之一,百事却有一段辛酸往事,甚至成了行业丑闻。
任何企业想依靠产品做大做强,都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将自己推广出去,可一旦遇到了“较真”的消费者,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有这样一个小伙子,竟因为积分兑换把百事告上法庭,结局更是让人意外。
一、百事脱颖而出
了解过可乐发展史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其实就是一款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剂,机缘巧合之下,人们逐渐喜欢上了这种饮料的味道。随着人们对可乐变得狂热,各大厂商便发现了商机,开始打造可乐帝国。
当时的可口可乐已经是可乐界的头部企业,而能与之抗衡的也只有百事可乐。早期可乐市场可以说是爆发式的增长,大部分人都尝试过研发,但都没有把品牌立住,致使可口可乐独霸一方。
然而美国经济发生波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遇到了危机,而这时的百事却选择了逆流而上。企业抓准时机,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找到了主场。而“加量不加价”的营销方式,也迅速帮企业占据了劳动者市场。
无论在哪个年代,企业想快速抢占市场都需要广告宣传,只要有侧重点,吸引到目标群体,就能扩大销售。百事通过调研发现,年轻人的消费意向更明确,于是便推出了“酷青年选百事”的广告。
随着年轻群体被百事高度渗透,企业进一步推进了销售策略,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获得礼品。要知道,多喝可乐就能白拿奖品在那个年代的吸引力有多大。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广告,却成了百事的黑历史。
二、较真小伙将百事告上法庭
什么样的广告足够吸引人?自然是人们不常见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当时百事的广告中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驾驶鹞式战斗机在学校降落并手握百事可乐的形象,成为了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而广告最后还针对积分兑换进行了详细说明,兑换物品包括T恤、飞行风镜、飞行员同款夹克以及鹞式战斗机。只要在一年时间内攒够相应积分,就能将广告中提到的任何奖品兑换到手。
积分兑换这种营销手段其实并不稀奇,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在沿用这种机制。积分兑换可以刺激人们定向消费,如果奖品足够好,甚至能发展成稳定的客户。而对于广告的内容,大多数人却不会过分较真。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当时有一位商学院的学生,对战斗机十分痴迷,当他得知可以用700万积分兑换战斗机时,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要知道,700万积分需要70万美元,但是用70万美元兑换一架价值3000多万美元的战斗机简直不要太划算。
就这样,他迅速找好投资人,并咨询了买积分的可行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把自己用于买积分的70万美元支票寄给了百事公司。
然而事与愿违,百事不仅没有给他兑换,还希望通过合理赔偿的方式大事化小。企业正在上升期,如此消息传出,必然会影响后续发展。而对于这种结果,小伙自然是不同意的,事情最终还是闹上了法庭。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小伙觉得百事不讲诚信,存在欺骗行为、虚假宣传,要求赔偿。而百事方面则表示,这只是一则幽默广告,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大部分人不会当真。
最终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也让人大失所望。法官认为广告不构成邀约,百事公司不用赔偿,只需归还小伙买积分的支票。而此次事后,百事也将广告宣传内容更改,以防止再有“极端”消费者“搞事情”。
积分兑换风波落幕,百事的企业形象一度跌到谷底。公众对其虚假宣传、语言误导等欺骗行为嗤之以鼻,更不愿意为这种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买单。
三、虚假宣传不可取!
人们生活中充斥着虚假宣传,比如某些产品为了制造感官错觉,会在包装上“做手脚”。还有些则是“表里不一”,比如某样小家电宣传功率500瓦,拆机查看用的却是150瓦的电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企业想寻求长期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及良好的口碑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百事这种大公司,任何丑闻都会影响到公司运行。如果为了追求销售量不择手段,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现阶段相关法规逐渐完善,特别是针对产品宣传,硬性规定越来越明确,致使企业“作弊”的弊端逐渐显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消费者起诉厂家,基本不会败诉的原因。
总结
百事可乐的黑历史不仅提醒了消费者,也敲响了行业的警钟。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不仅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名誉和口碑的长期积累也会毁于一旦。以诚信为前提,在合理范围内宣传,才能长久发展!
各位朋友,对于百事广告夸大宣传一事,你有何看法?如果是你,会相信广告上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