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量明显增多,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成了夏季养生知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天热就要多喝水,这是生活常识,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喝水的讲究很多,如果喝得不对,对我们的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
夏天喝水讲究多,这些你必须知道!
1、慢喝不快喝
天气炎热,加上运动大量出汗,身体可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很多人因口渴而大量喝水,结果就出现头晕、浑身无力、呕吐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中毒”。喝水为什么会引起“中毒”呢?
这是因为人们短时间大量饮用白开水,而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16毫升/分,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水量,多余的水分就潴留在体内,使血液变稀,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水分就会趁机“跑到”组织细胞内,导致细胞水肿。这时就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水中毒”现象,也叫稀释性低钠血症。
所以,夏季出汗过多之后,不要一次大量饮用开水,最好喝些淡盐水。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盐,即便口渴难忍,也要小口慢饮。一次喝150毫升左右的水,别超过200毫升,每半个小时喝一次为宜。
2、喝温不喝凉
夏天很多人喜欢凉水或冷饮。过低的温度会让胃肠黏膜遇冷受刺激,使原本开放的毛细血管突然收缩,引起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
相反,有些人喜欢喝很热的水也是不对的。因为过烫的食物会伤害口腔和食道黏膜,长期吃烫食或喝过烫的水就会刺激黏膜不断增生,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因此,喝水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最好是35℃~40℃的温水,因为这个温度是胃肠最舒适的温度。
3、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症状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这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时间长了,人体就会长期处于潜在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人一天最好不要有口渴的感觉,要跟吃饭一样,主动饮水,少量多饮,在“口渴”之前喝水。
4、喝淡不喝甜
流汗损失的不仅是水分,还带走了一定量的钾、钠、钙、维生素等物质,因而,夏季补水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营养素。绿豆汤、柠檬水、红豆薏米水、豆浆、乌梅汤、茶水等饮品不仅能补水消暑,还能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素。
各种果汁、碳酸饮料、功能饮料等都含有大量糖分,喝太多会影响日常饮食,对健康也不利。所以不宜多喝饮料,更不能代替白开水日常饮用。
5、喝水也“吃”水
黄瓜、冬瓜、西红柿、西瓜等新鲜果蔬中含水量都很高,而且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等。夏季多食用这些果蔬,不仅可以给身体补充水分,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6、喝水量因人而异
每个人需要喝多少水没有固定答案,健康人可以根据尿液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补水。正常尿液颜色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颜色太浅的话则说明喝水太多。另外,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心衰和肝硬化这4类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减少饮水量,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