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分析科学发展趋势、重点研究方向、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特色、分子医学及核酸适体研究与应用前景等系列问题,我们邀请了BCEIA2021学术委员会主席谭蔚泓院士进行详尽介绍。
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BCEIA2021学术委员会主席。现任湖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医学院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25年。
谈到分析科学的发展趋势,谭院士认为:一是需求和应用导向的转变。新的分析需求的不断涌现、应用端的不断扩展为分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应用端的扩容又反过来进一步丰富了分析科学的内涵。传统的分析方法开发逐渐向应用场景分析方法开发转变,如质谱分析方法现在越来越多地延伸到生物质谱、临床质谱领域。二是紧跟前沿科学研究的步伐,分析科学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这点从往届及本届的学术报告内容中也可见一斑,如2017年有很多的报告内容与生命科学中的组学技术有关,2019年60%的报告是关于疾病起因、诊断方面的实验与分析技术研究内容。今年的大会报告内容也多集中于蛋白质组学、功能核酸、脑科学与神经化学等相关领域。三是分析科学的研究内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BCEIA探讨和交流的内容绝大部分与国计民生相关。参会学者中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占比较高,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国内分析科学的研究水平,作为世界四大分析仪器展会之一的BCEIA其影响力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与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的地位更加匹配。
今年BCEIA主办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还倾力打造了“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论坛除了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之外,交流内容也十分广阔,围绕诊断、组学、模型、疫苗、治疗等几大方向,邀请了业界知名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专家的分布也十分有代表性,涵盖了病毒结构研究、传播途径分析、检测与诊断、实验动物模型、疫苗开发、中医药治疗以及来自抗疫一线医院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同时还有国际学者参与,在线交流,如首先分离和鉴定武汉海鲜市场新冠病毒的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文杰研究员、发现新冠重症患者重要生物标志物的西湖大学郭天南研究员、通过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揭示北京新发地疫情传播载体可能来自冷链食品的北京大学黄岩谊教授、2003年“非典”和新冠疫情北京地区传染病主治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王雅杰主任等。论坛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将给业内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医学研究和临床检验技术人员提供充分探讨交流的契机,共同应对疫情给全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谭院士长期致力于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研究,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我们也请谭院士对未来的医学模式、分子医学、核酸适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未来医学将更多地吸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理想的医学模式是建立更多的临床研究型医院,从过多地依赖仿制型药物研发转变为真正的创新型药物研发。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X光机等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为代表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医疗的发展。反过来,人类对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等未知领域的探索,又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分子医学是把人体看作一部分子机器,在分子层面上去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同样也是在分子水平上去诊断和治疗,例如在新冠病毒的检测和治疗当中,研究如何阻断S蛋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的结合,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产生新的治疗方案,相关疫苗即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研发。中国人口大约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对全球新药创制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在药物合成领域,分子医学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推动分子医学前行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一定是分子科学家和分子工程师。
核酸适体被誉为“科学家的抗体”,易被制备、合成和修饰,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技术层面上,由于核酸适体本身的特异性,对它的研究还有待大力加强,推广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拿单克隆抗体来说,从被发现到应用经过了大约40年的时间,核酸适体发展到今天也就30年左右的时间,未来10年是其进入临床应用的关键时期。统计显示,全球有关核酸适体的论文50%以上是由中国学者完成和发表的,国内庞大的人才研究队伍将有力推动核酸适体真正走入临床应用。在我国科学家、企业家和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核酸适体的潜力在临床领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实现!